集团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全面解读2018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状况

发稿时间:2019-03-13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已形成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产业链,为我国基础设施及各类建筑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市场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8.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9%,实现利润约600亿元,发展成就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已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治理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新政: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执行)颁布。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2016年1月1日执行)颁布。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7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颁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一号)施行;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时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对长江沿线环保整治提出了严格要求;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除上述环保新政外,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提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从2016年初开始,历时两年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全国覆盖,并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重点。中央环保督察在两年内共分五个督察批次(含河北省试点),优先督察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和环保责任落实不力的地区,每个省(区、市)督察时间为1个月。

从近年来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环保新政看出,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物防治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未来,国家对污染防治、打击“散乱污”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倒逼预拌混凝土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一、行业上下游经济运行概况

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异常严峻,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国内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始起步,供给侧改革仍然是发展的主线。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4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相比上年同期回落2.6个百分点。上半年是2014年以来投资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三季度二者之差进一步增大(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1   全国GDP及固定资产投资(季度,%



1. 基建投资持续下行,尚无回暖迹象

从下游行业需求来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6.5个百分点。受严控政府债务、PPP项目清理的影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速均在下滑,水利、铁路投资转增为降。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基建投资的意见,随后多省公布了下半年补短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主要包括铁路、公路等建设,加上清库工作结束后,PPP也恢复常态化。1~9月宏观数据显示交通领域的投资有所回暖,全年甚至有可能会超计划完成。但是一方面项目落地需要一定时间,基建补短板的效力需时间来逐渐体现;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补短板或能止住颓废下行的基建投资,但全面回暖的可能性较小(如图2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2   2017-022018-0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情况(月,%

2. 房地产投资高增长与销售低增长并存

房地产方面,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同时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长3.9%,新开工面积增长16.4%,竣工面积下降11.4%,销售维持在低速增长。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9%,增速同比回落7.4个百分点(如图3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3   2017-022018-09房地产投资、新开工、施工和销售情况(月,%

尽管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了高增长,但从各项构成来看有明显的分化。建安工程投资持续下滑,1~8月房地产建筑和安装工程投资额同比分别下降3.2%和7.3%,同期其他费用(包含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长51.1%(如图4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4   2017-022018-09房地产行业各项投资增速(月,%

 

二、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8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83.72亿元,同比增长23.8%,利润总额累计达394.28亿元。营收规模虽然超过水泥行业,然而利润总额却远远低于水泥行业(1~8月预计超过900亿元)。商混行业销售利润率总体依然较工业平均利润率低。

前三季度,预拌混凝土行业继续受到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地区搅拌站甚至出现“无米下锅”,被迫停业,从而导致基建工程混凝土供应不足。混凝土生产成本的上升继续推升了价格,2018年混凝土行业上下游企业围绕价格动作频繁。

1. 原材料短缺,消费量受到影响

1~8月,全国预拌混凝土总消费量达11.5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5%;若按照全口径计算,2017年同期预拌混凝土消费量为12.33亿立方米,年同比减少7371万立方米,下滑5.98%。在预拌混凝土产能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同口径与全口径数据出现背离,意味着2018年有更多商混企业被剔出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范围,而更有规模优势的商混企业产量则出现增长,显示行业整体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上半年,全口径预拌混凝土产量增长0.99%,而1~8月则下跌5.98%,主要是由于7月预拌混凝土生产遭到重创,同比下滑39.69%,8月同比仍下滑高达9.71%。6月份,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自6月20日起开展为期六个月的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进入7月,本属需求淡季,加上全国砂石开采明显受限,河砂短缺,尤其沿江沿海市场受到极大影响,导致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普遍紧张。原材料的短缺是造成预拌混凝土生产减少的根本原因,部分需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一度造成混凝土价格的攀升。原材料的短缺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大的生产不确定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尽管商混价格上涨,效益有所提升,但是混凝土行业价格传导差、市场主导性弱的局面并未改观(如图5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5   原材料短缺,消费量受到影响

2. 供应紧张、成本上升,混凝土价格继续上涨

(1)环保治理,混凝土站点关停,环保达标的混凝土企业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而价格上升。

全国各地整治工业环境污染的力度有增无减。受环保整治影响,江苏徐州搅拌站89家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方能进行正常生产,部分被执行停产或者拆迁。四川成都10月1日前未完成绿色达标整改验收的搅拌站均被关停、拆除,该市近一年来已累计拆除128个搅拌站;湖南岳阳关停整治混凝土搅拌站三家;上海强制关停黄浦江沿岸搅拌站;江苏南昌红谷滩新区整治关停混凝土搅拌站;安徽合肥淝河镇混凝土搅拌站年底前全部关停……此外,湖南、广东、江苏、河北、浙江等多地住建部门加大对无资质非法搅拌站的整治,查处则予以停产并要求设备拆除。

无论是环保因素还是非法整治,混凝土搅拌站供应端正在继续收缩,部分小规模、无资质、环保不达标的搅拌站必然随着整治退出市场,为提升行业集中度创造了机会;同时使局部地区形成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促使混凝土价格上升,货款回收情况相应得到改善。

(2)水泥价格居高不下。前三季度,尽管水泥价格淡旺季有所波动,但价格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截至10月12日,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为144.88点,虽较年初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但较上年同期上涨26.64%。水泥价格于1月10日至元宵节期间回落,进入4、5月份价格回升,6月见顶小幅回落,7、8月份淡季价格则表现抗跌,8月底价格重新步入稳健回升,9月底P·O 42.5散装水泥均价在440元/吨左右,四季度属于市场旺季,叠加各地错峰生产,价格有进一步攀升空间(如图6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6   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走势

(3)砂石价格屡创新高,甚至有进口河砂流入。自6月20日起,水利部开展为期六个月的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治理违规海砂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沿海、沿长江有关省(区、市)开展治理违规海砂专项行动。年初以来,受采砂专项整治、环保整治、治超等影响,全国多省份均有砂场被关停情况,对供给端产生影响,砂石价格出现大涨甚至暴涨。

广东建筑用砂自3月以来一直持续紧张,用砂基本来自淡化海砂,5月份政府严控珠江口海砂开采,砂价继续暴涨;7月份部分地区甚至涨到250元/方,半个月涨幅高达120元/方。总体而言,7、8月砂价呈翻倍式上涨;珠海市8月中旬中粗砂价格高至320元/方,9月底到10月供应紧张才明显放缓,价格回落至190元/吨。

河南信阳、南阳等多地河道禁采,不少地区砂价突破200元/吨,9月份《治超条例》执行,运输成本又有上升;海南省受政府整治河砂乱采、车辆超载影响,海口河砂供应紧张,出现无砂可用的情况;陕西砂石供应紧张,秦岭整治导致部分砂石生产线停产,8、9月份砂石价格大涨。

华东、中南地区机制砂价格8月份也高达70元/吨以上;江苏省7月份曾有来自马来西亚等国的进口河砂;据有关消息,东帝汶也计划出口河砂到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3. 混凝土价格指数前三季度累计上涨4.6%

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继续推升商混价格,根据中国水泥网中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9月底商混价格指数为149.83点,较年初上涨4.6%,较上年同期上涨21.76%,4月份以来持续保持上升走势。进入7、8月份,受夏季高温不利于施工以及环保因素影响,混凝土市场需求总体表现低迷,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混凝土价格也难阻上升势头;到9月份,全国C30混凝土价格已达467元/方(如图7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7   中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走势

4. 区域分化情况凸显

从区域看,西北、中南混凝土价格大幅上涨;东北、西南、华北下跌。前三季度,六大区域混凝土价格呈现严重分化,中南、西北大幅上涨,东北、西南、华北则出现下跌,华东保持相对平稳。从省份看,中国水泥网跟踪监测的29个省市中,C30混凝土价格涨幅最大的是新疆、广东、陕西,分别上涨46.02%、37.47%和30.28%,内蒙古涨幅也达到29.84%,江西、广西、河南涨幅超过13%,浙江、海南等九省的价格上涨幅度在1%~10%不等;价格下跌的主要集中在东北、京冀晋鲁、上海、四川等地,尤其吉林、山西跌幅超过20%,黑龙江下跌17.16%,四川、辽宁双双同比下降14%以上。东北地区原材料市场也不景气,需求低迷,商混企业开工率低,采取降价来缓解压力,价格一跌再跌(如图8所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8   全国29省市1~9月商混价格累计涨跌幅/%

 

三、行业发展特点

1. 行业涌现出一批绿色、智能混凝土工厂,标志着产业优化升级的突破

在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倡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环保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地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且渐成气候,全国已涌现出一批预拌混凝土绿色环保标杆企业,如中国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兴城混凝土分公司、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经开站、嘉兴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衢州虎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合肥东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谊建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汕头创业混凝土有限公司、深圳为海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天地宝创混凝土有限公司、金隅冀东混凝土武清工厂、杭州华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都是按现代化工厂建设标准和清洁生产要求建设运营的,做到了工厂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实现了“三废”回收利用,绿色环保零排放,地磅、生产线无人值守,可视化中央智能控制与管理等,将混凝土从“制造”全面升级为“智造”。这些标杆企业的建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树立了绿色环保新形象,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混凝土固有的“散、乱、脏”的传统观念,同时也为全国同行业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预拌混凝土由传统加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行业已形成智能制造基本装备产业的有力支撑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重要发展方向,智能制造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方路机、郑州新水工以及徐工集团等在内的预拌混凝土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均致力于预拌混凝土绿色环保与智能制造技术装备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并不断完善绿色生产工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各企业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与装备优势,获得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成功开发出先进的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与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并成功应用到国内外众多新型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工厂建设中,运营良好。目前,我国预拌混凝土装备的综合性能在全球已经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在装备的效率、能耗、易维护性、绿色环保、原料的适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均超过欧美日等同类设备水平;但在设备的可靠性、制作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除了绿色智能装备开发外,也有企业致力于预拌混凝土智能化生产控制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聚焦混凝土企业采购、调度、生产、物流、技术、财务六大核心业务,将这些业务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新的智能生态链,实现对混凝土企业的一站式智能化生产与管理。一些行业优秀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方面走在了前端,如北京新航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利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广东正来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源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湖北利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质量风险,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除绿色智能制造生产技术装备与软件外,我国预拌混凝土产品及原料的绿色运输车辆也在加紧研发中,比亚迪和华菱星马已成功开发出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和纯电动重型卡车。为配合华菱星马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的推广应用,国电投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于充电设施整体解决方案及运维体系建设,以解决电动搅拌车充电难的问题。可以说,我国已具备支撑预拌混凝土产业向绿色智能制造转型发展的技术储备与装备条件。

3.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进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18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二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五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七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力,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为路径突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采用政策指导、环保监督、市场监管、标准规范、行业自律等有效手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落后产能退出;进一步激发行业企业主体活力,提升行业企业制造能力和生产效率,促进行业优化升级。

预拌混凝土行业在低碳、提质、增效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18日,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由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市华威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该项目突破了纳米-SiO2CO2碳化法激发再生骨料潜在活性、提升再生粗骨料品质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

同时“超高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率先在国内外开展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

5月12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低收缩超高性能混凝土,完成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铺装,彻底解决钢结构疲劳开裂这一世界性难题。

浙江省将建设全国首条最表层为透光混凝土路面层的“超级高速公路”。这条超级高速公路是已经分段批复的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全长约161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预计2022年通车,该公路具备智能、快速、绿色、安全四大要素。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低温条件下清水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应用,用于呼和浩特市三环快速路项目首根预制墩柱C50清水自密实混凝土。中建西部建设通过大量混凝土试配工作,最终在-16℃的低温条件下,成功解决混凝土高流动性、气泡难以排出的问题,在墩柱表面装饰效果以及混凝土低温下生产、浇筑、养护等技术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的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固体废弃物湿磨制备低碳建材关键技术与示范”顺利通过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该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固废纳米晶核与多尺度活化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正处于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或将影响行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主要有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超能装备技术、新材料技术、超高性能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固体废弃物高值利用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生态环保技术,而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将引领行业高端技术的创新方向。

4. 团体标准的制定对行业优化升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自2012年以来积极引领国家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2017~2018年,预拌混凝土分会组织编制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预拌混凝土智能工厂评价技术要求》《现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规程》《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构件技术规程》《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超高性能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同时承担了《水泥混凝土制品》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以上标准编制工作均已启动,《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已通过审查即将发布,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对引领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5. 行业继续承担固废消纳、建筑垃圾处理综合利用的排头兵

我国是固废与建筑垃圾大国,在多年消解固体废弃物的历史进程中,混凝土都是扛鼎产业之一。40年来,混凝土一直无声地“吃”粉“吞”渣,将粉煤灰、矿渣、钢渣、建筑垃圾等工业或建筑废弃物凝聚成合格的建筑部品或产品,在消纳固体废弃物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预拌混凝土生产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弃物约3亿吨(建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量超过10亿吨),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的贡献。

 

四、行业绿色智能发展方向

实现混凝土绿色生产,除了全员树立环保观念、加强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改进设备和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大量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控制器,强化生产全程监控和环境监测,解决好环境刚性与生产均衡性的相容与平衡。显然,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有效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水平,可以说,绿色生产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智能制造是实现绿色生产的必要手段与途径。

混凝土绿色生产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混凝土产品绿色化。高性能绿色混凝土为人类提供温和、舒适、便捷的生存环境,强调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相容性,比传统混凝土材料具有更优秀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二是生产组织全过程绿色化。即从场站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都要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水、固体垃圾、粉尘、噪音等污染的产生。

三是物料转化全过程的绿色化。从骨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的生产,到混凝土预拌、配送、现场浇筑,甚至到建筑废渣循环使用等各个环节,均采取必要的技术,有效实施污染控制,实现节能降耗。

在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理念下,预拌混凝土企业正在探索智能制造生产方式,目前具备一定硬件配置的企业逐步增加,但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预拌混凝土企业将实现社会友好型的绿色、清洁、节能的生产模式,完成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升级,工业物联网达到成熟应用,通过无线、广域通信方式,实现人、设备和系统三者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无缝连接。通过智能化的自动管理体系,实现人、设备、环境与物料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综合管理,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采集和质量追溯,借助信息传递,在企业和供应链之间实现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以双向交互的形式,使计划、生产、资源三者密切配合,全面解决设备现场自动化生产与上层管理系统间的“信息断层”现象。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决策分析,最优化地使用资源,生产优质的产品,并实现定制化的产品生产和数字化的可控管理,人均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预拌混凝土绿色工厂可大幅承担城市固废消纳的责任,使混凝土产品步入循环、可重复利用的经济模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2018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化解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预拌混凝土行业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在当前环保压力、上下游产业挤压、绿色发展新政倒逼等新的挑战下,一些先进企业在绿色发展与高端制造发展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是,行业弱势依旧、缺乏话语权、集中度低、应收账款仍居高不下、产能利用率继续走低等历史积弊并未解决,又出现伴随原材料供应短缺引发的质量控制问题,一些混凝土企业使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含泥量超标的骨料,采用化学外加剂和过多的用水量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造成成本的提升和质量隐患,为工程质量带来不良后果。行业亟需大中型企业勇于承担发展的引领责任和标杆作用,深刻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对混凝土行业解决共性问题、突破发展困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优化升级提供可参考模式,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当前发展状况,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绿色与高端制造发展是混凝土行业淘汰落后、优化升级、重构行业业态的必由之路。坚持以“绿色、智能、减量、集约、环保、优化、转型、高质量”为指导思想,明确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行业集约高质量发展。

(2)积极推进研究固废材料的高技术加工、高性能化、高值化应用技术。未来混凝土与水泥基材料制品产业将担当更多的环保利废责任,混凝土配制生产工艺也需要新的创新,如增加混凝土生产中粉体多组分材料的微均化工艺过程等。

(3)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议建立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行业协会参与的督查机制,坚决取缔无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继续提请各级政府部门将预拌混凝土的健康发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的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将行业绿色、智能、高端制造先进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指导目录。

(4)鼓励混凝土大企业、大集团延伸产业链至砂石骨料、干混砂浆业务,鼓励水泥企业延伸产业链至混凝土、砂石骨料业务等,打造“三位一体”绿色智慧工厂,开启全产业链新型发展模式,解决原材料质量与保供问题,满足终端产品日益精细化、复杂化和多元化需求。

(5)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推进集团化发展,发挥规模优势和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工程保供、技术服务等优势,联合上游原材料产业,下游浇筑专业施工,打造质量品牌和品牌联盟,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徐永模指出,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预拌混凝土是城镇化发展不能缺少的产业。在混凝土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策导向,坚持市场主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优化中的决定作用。

“树绿色环保形象、塑高端制造行业”是行业发展的共同目标,面对新的形势,行业上下应集思广益,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和经济工作方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攻坚克难,走出一条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之路。

 

×